时间:2025-04-17
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张嫄、李彩艳
中国音乐学院“艺心向党”音乐党课开讲: 以乐铸魂 唱响中国精神的时代强音
时间:2025-04-17
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张嫄、李彩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文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4月16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李琳副教授以《以乐铸魂唱响中国精神的时代强音》为题,倾心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心向党”音乐党课。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思政部教师,以及党校第7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72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聆听了这堂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音乐党课。党课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嫄主持。
此次音乐党课中,李琳老师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线,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讲、唱、演、问答”以及观看音视频和访谈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展开经典音乐作品赏析,她所指导的“琳瑯芳华”中国声乐艺术实践团队16名学生倾情演唱,让党课课堂氛围“燃起来”,“走新”更“走心”。
歌声溯初心:党课回响经典旋律赓续精神血脉
李琳老师指出,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要将中国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通过文艺作品体现时代变革中的爱国情怀。她讲述了国音学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始前,在天安门广场中心表演区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的情景,合唱团学生侯珺迈分享了现场七万人大合唱抒发中华儿女爱党爱国赤子情怀的感受。她还讲述了采访歌曲《我的祖国》词作者乔羽的女儿的故事,一代代中国人在“一条大河”流淌的旋律中回忆着与祖国母亲的温情、感受着同为中华儿女的自豪。台下党校学员也积极互动,分享“家门口的那条河”,在情感共鸣中,浓郁的家国情怀升腾在每个人心间。
“琳瑯芳华”团队演唱了《十送红军》《天下乡亲》《我的祖国》等经典旋律,以红色声浪为舟,载着现场听众驶入百年红色长河,感悟历史回响经典声乐作品中的红色心曲,探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
文艺聚民心:党课“声”入人心唱响时代强音
李琳老师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应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根本。歌曲《为了谁》展现的军民鱼水情深,《让世界充满爱》传递的人间大爱,《灯火里的中国》描绘的国泰民安温馨祥和,《领航》唱响的激荡昂扬的时代旋律,彰显了文艺作品中的人民情怀。她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乐铸魂,唱响中国精神的时代强音!
她讲到,真善美是文艺的价值内核。“真”是根基,是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灵魂。“善”是导向,以歌为媒传递爱与希望,她讲述了师生团队在四川举办“关爱留守儿童”音乐会的故事,“琳瑯芳华”团队现场演绎了原创歌曲《心之律》,让“善”的温度在歌声中传递。她提出,“美”是纽带,以艺术创新实现文化融合与意境重构,央视春晚节目《无锡景·家国情》在多元艺术呈现中勾勒出融合东方美学与非遗元素的江南画卷,是对中国审美精神的一次深度解构与创新性重构。
民乐映丹心:党课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李琳老师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根植乡野,做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积淀与活态传承。“琳瑯芳华”团队通过问答的形式唱起民歌《对花》,歌声传递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她指出,中国音乐学院2025“中国音·中国乐·中国年” 新春音乐会欧洲巡演,是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之旅,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她提到《黑神话:悟空》的配乐《云宫迅音》,其中京剧打击乐与编钟、琵琶等民族乐器,让全球玩家感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魅力,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亮丽名片。李琳老师强调,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整场党课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视角独到,通过歌词中的“价值叙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旋律中的“中和之美”,表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通过集体中的“声音纽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和党校学员在经典音乐的共鸣中,深刻领悟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近年来,“艺心向党”音乐党课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党员教育的特色品牌,通过党建理论和音乐相融合的方式,引导师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而歌,用音乐讴歌时代主旋律,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国音力量。